我的毕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国战1915 > 第1章 1914年北京

第1章 1914年北京(第2/2页)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身行头,也能轻而易举的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是正式军官。

    好在四月的北京只是有少许的寒冷,在北京过惯了一段时间,这点气候徐邵文还是没感觉多大问题的。他大大咧咧的将军服上衣挽在手臂上,然后沿着胡同的小道向另外一边出口走了去。

    徐邵文并不是北京人,在他的记忆力自己的原籍是河南安阳,从小是在县城里的高等学堂念书,后来因为成绩与体质都符合要求,所以被选送到了南京陆军中学。原本在陆军中学毕业之后,他被编入了入伍生预备进入保定军校继续深造。

    只不过袁世凯在革命爆发初期为了更多的笼络年轻一代将才,于是在保定军校入学生名单中挑选出了一批优异的生员入读陆军大学。徐邵文因此与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保定军校擦肩而过,来到了北京陆军大学。

    不过,凭心而论保定军校虽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名校,培养出了近六千名名将,包裹吴佩孚、孙传芳、叶挺、蒋中正和白崇禧等等这些后世名声在外的人物都是在此经过历练。但是保定军校所培养的都是中下级军官,而陆军大学培养则是高级参谋,这在民国初年想要混一个优厚的饭碗,后者更是具有吸引力。

    徐邵文是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四期学员,如今已经在军校里学习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但是在军校里封闭的久了,这偌大的北京城还是不熟悉。他在这条不知名的胡同里晃悠了一阵,看了看四周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位,感受着真切存在的民国风气。

    就在走出这条胡同的时候,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吵杂声,似乎人群当中发生了口角。

    徐邵文寻着吵闹声向胡同外的街道对面看了去,只见两个穿着布褂子的年轻人,正堵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纠缠着,在他们的脚下还散落着一大片瓷碗渣子,从这些瓷碗随便可以看出似乎就在刚刚不久一件瓷器被摔碎了。

    “我说老头儿,您这走路也不太招眼睛了吧,咱哥俩好不容易从家里摸出这许宝贝来,正准备去当铺卖个价钱,现在可好了,您这一胳膊肘下来,把咱哥俩一辈子的家当都弄没了,今儿个您可怎么说都得有个交代了。”两个身穿布褂子的年轻人中,一个年龄较大并且戴着一顶布帽的人一副贼悻悻的样子说道。

    “老头儿,看你穿的还有模有样的,咱哥俩可是穷人子弟,被你撞碎的瓷器那可是庆王府传下来的,我家老头那可是混了半辈子才得到的赏赐。”另外一个布褂子语气带着一股狠重的说道,“这么着,咱哥俩也就算认个倒霉,你就拿两百块钱这件事就算了。”

    一旁有一些围观的平头百姓在听到这个价钱之后,都纷纷露出了一片哗然。

    民国初年的时候,袁世凯改革了币制,将旧式的鹰洋和龙洋全部代之以新大洋,也就是二十一世纪俗称的袁大头。一枚袁大头的单位是圆,通俗点也可以用一块钱、一元钱来称呼,通常来说月薪十几块钱的家庭,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很不错的收入了。这两百块钱在这个时代可以算作是天价了。

    对于这一点,徐邵文还是很了解,做为二十一世纪中央警官学校的学员,基础功课和业余历史爱好都让他对于这个时代不是很陌生。

    ————————————

    新书上穿,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支持,虽然进展慢热,但是相信会符合很多民国迷的口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